活动简介

 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《教师数字素养》和国务院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等文件精神,中国电子学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,共同举办2025年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成果大赛暨教师教学展示交流活动(以下简称“大赛”)。本次大赛旨在加速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,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及教研人员的教学水平与创新能力,搭建人工智能教学优秀案例的交流平台、推广优质教学经验,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度融合。

参赛对象

校内组:中小学信息科技、科学类、综合实践活动、劳动课等承担人工智能内容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;

校外组:高校、科研院所、高科技企业、校外培训机构从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工作的相关人员;

学生组:国内高校(含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类院校)相关专业的师范类在读学生。

比赛内容

时间安排

2025年9月30日-10月30日

提交参赛材料

2025年12月-2026年1月

决赛&优秀案例展示

2025年9月20日-10月15日

报名阶段

参赛人员注册、报名,资格审核

2025年11月-12月

初赛

通知公告

教学设计

参赛人员围绕人工智能的相关主题,自主设计一份完整、创新的人工智能教学案例。

1.主题范围

人工智能的感知和体验、理解和应用、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等方面。

2.核心要求

(1)科学性与前沿性:教学内容应科学准确,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,并体现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发展;

(2)素养导向:设计须贯彻新课标理念,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,明确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与难点;

(3)完整性与可操作性:案例应包含完整的教学环节设计,合理选用教学资源,并清晰说明教学过程;

(4)创新性:鼓励在教学模式、教学方法、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;

(5)评价多元化:需设计科学、多元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内容及方式,有效评估教学效果。

说课展示

参赛人员需基于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案例,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说课展示。

1.说课内容

应系统、有条理地阐述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与理论依据。

2.考查要点

(1)设计理念与学情分析:阐明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、理论依据,并结合对学生情况的分析;

(2)目标与内容分析:清晰解读教学目标、重点、难点的设定依据及实现路径;

(3)过程与方法策略:详细说明教学流程的安排,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、策略和学习活动;

(4)资源与环境创设:展示如何有效运用教学环境、平台资源、教具或辅具来支持教学;

(5)语言教态:表达清晰、逻辑严谨,展现良好的教师专业风采。

成果报告

参赛人员需撰写一份成果报告,重点阐述教学设计在真实教学环境中的实践与反思。

1.报告核心

聚焦教学案例的实际应用成效与经验总结。

2.内容指引

(1)成效分析:结合实例或数据,分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过程,论证教学资源、环节设计及创新模式在实践中的有效性;

(2)评价反馈:说明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估学生学习、促进教学改进方面的实际作用;

(3)反思与展望: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,总结经验,并对未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。